您正在访问工业互联网行业应用平台:88.118.95212 前往国家顶级节点服务平台查询
联系电话

13946031618

首页 > 行业资讯 > 消费提示:食品包装里的这些,切莫误食

消费提示:食品包装里的这些,切莫误食

2022-11-30 00:00      点击量:179  评论(0人参与)
 

近日,“孕妇误食零食袋中的脱氧剂”事件登上热搜,不少消费者发出疑问:“误食脱氧剂会有什么后果?”为此,市消协、中消协日前发布消费提示。


消协人士表示,脱氧剂通常有铁系脱氧剂、亚硫酸盐脱氧剂和抗坏血酸脱氧剂等。其中,铁系脱氧剂的应用范围最广,其成分主要是铁粉以及一些氯化钙、盐、活性炭等辅助成分,这些成分对人体都是相对比较安全的。亚硫酸盐脱氧剂通常用于葡萄酒中,缓慢释放出二氧化硫,对防止葡萄酒氧化有重要作用,国家标准规定葡萄酒中的游离二氧化硫不高于50毫克/升。开酒后可通过“醒酒”来排除酒体中二氧化硫。抗坏血酸脱氧剂是脱氧剂中安全性较高的一种,俗称维生素C,易在氧气的存在下发生氧化反应,从而除去环境中的氧气,该脱氧剂常用来除去液态食品中的氧。总体来说,食品中少量的脱氧剂不会产生毒副作用,但脱氧剂非食品,应避免食用。


干燥剂有硅胶干燥剂、生石灰干燥剂、氯化钙干燥剂等。硅胶干燥剂呈透明圆珠颗粒,不溶于水和其他溶剂,化学性质稳定,在胃肠道不能被吸收,若不小心误食,会通过排便排出体外,一般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氯化钙干燥剂本质是一种盐类,误食基本对人体无害,可通过喝水或者牛奶进行稀释。需要注意的是生石灰干燥剂,其成分为氧化钙,遇水后会变为氢氧化钙,并释放热量,若不小心食入,容易刺激黏膜,造成食管损伤和胃溃疡,尤其要避免儿童接触此类干燥剂。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猜你喜欢

相关评论

好评
0% 0
中评
0% 0
差评
0% 0
       匿名发表     (内容限5至200字)     当前已经输入 0
  • 暂无评论

资讯排行

热搜新闻词

产品快报


平台首页 新闻资讯 企业名录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行业展会 人才招聘 招商加盟 关于我们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由网友自由发布,本站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联系电话:13946031618 邮箱:2416681037@qq.com

版权所有:黑龙江众兴包装有限公司

备案号:黑ICP备2023000240号-2